2008年全州商务工作总结及2009年商务工作展望

2008年全州商务工作总结及2009年商务工作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25 字体大小:
一、2008年全州商务工作情况

    ㈠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2亿元,同比增长27.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5%。其中,到位内资44.1亿元,同比增长28%。重大项目引进有新的突破,投资50亿元的江苏三房巷多晶硅项目落户我州。重大经贸活动有效开展,组织承办和参加了“沪洽周”、“深洽会”、“中博会”、“厦交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在2008年湖南上海投资洽谈招商活动期间,签约项目29个,引资总额32亿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与广州市正式签署了建设湘西(广州)工业园合作框架协议。2008年7月中旬以来,州直5个招商组和吉首、泸溪、花垣、保靖4个县市招商小分队深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开展驻点上门招商活动,广泛联络客商,对接洽谈项目,为我州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综合部门、产业部门、涉外部门、群团组织、中介机构和企业主动参与招商,大招商、大开放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㈡“三外”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州实现进出口总值3.9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68%,同比增长20.86%。其中出口3.86亿美元,增长20.68%;进口357万美元,增长44.45%。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外贸进出口已发展到未锻轧锰、铝粉、锌粉、电解铬、二氧化硒、二氧化锰、氧化锌、葛粉、白酒、叉尾鮰等近20个品种;进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我州已与荷兰、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外贸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全州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三资和民营企业146家,出口上1000万美元的有11家。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占90%以上;以加强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外贸结构调整有新的起色,全州已建成13个椪柑出口基地,总面积3万余亩;斑点叉尾鮰养殖和反季节蔬菜出口基地不断扩大。二是外资利用进一步增多。全年直接利用外资30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4%,有力推动了“三化”进程。三是外经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外派劳务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在吉首市职业中专成立了我州首家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全年向新加坡、澳门、越南、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外输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人员50人,同比增长52%。

    ㈢国内贸易保持繁荣稳定。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亿元,同比增长18.9%。商品市场活跃,物价比较平稳,实现批发额18.89亿元,增长17.7%;零售贸易51亿元,增长19.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3亿元,增长18.8%;流通服务业实现税收7.46亿,同比增长15.35%。一是市场供应平稳有序。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分析,完善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应急管理,以“放心肉”工程为主的市场供应和肉食消费安全保障有力,猪肉、粮食、食用油、蔬菜等农产品和成品油供应正常,没有发生大的异常波动。二是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任务,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消费环境得到改善,消费市场趋于活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有力地支持了我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盐业、报废汽车、拍卖、典当、酒类等行业监管不断加强,市场经济秩序良好。

    ㈣重点工作得到有效实施。一是基本完成了7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改扩建工作,城区和重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进场率分别达100%和95%。二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2008年元月冰雪灾害中,州县市商务、粮食、蔬菜等部门干部职工积极奋战在抗冰救灾保市场供应第一线。在猪肉供应上,采取生猪定点屠宰暂停征收税费、补贴运费;在蔬菜供应上,实行外调运费补贴、设立限价供应点;在粮食供应上,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动用中储粮、省储粮2000吨,设立限价销售点等得力措施,保障了冰灾和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和稳定。特别是我州30多万吨椪柑因冰灾滞销时,全州商务系统迅速行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广泛联络客商,搭建销售平台,全力以赴帮助果农打开销售局面。与相关部门一起积极向上汇报,向省争取椪柑销售运费补贴600多万元。通过多方努力,全州共销售椪柑25万多吨,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

     ㈤盐业行政执法有序开展。针对我州盐业市场三年没有开展执法检查和盐业市场出现的新情况,狠抓盐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在“3·15”保护消费者活动日和“5·15”防治碘缺乏病活动日中,组织人员集中宣传《盐业管理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在城乡设立盐业法规咨询点,陈列私劣假盐让群众观看甄别,共接待群众咨询8000多人次,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了群众辨别私盐、假盐、劣质盐的能力。特别是在全州钒矿“三禁”工作中,我们深入到乡、到村、到厂进行盐业法律法规宣传,共印发盐业法规宣传资料5000多份,警示语1000多条,横幅20多幅,在州边界交通要道竖立警示牌7块,有效地震慑了涉盐犯罪分子。根据全州盐业市场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盐业、公安联合执法和打击涉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对贩运贩销私盐、食盐零售价格混乱和非法炼钒剩余盐流入食盐市场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有力打击了涉盐违法犯罪,维护了盐业市场秩序,共查出涉盐违法案件20多起,没收私劣盐77吨。

二、2009年度全州商务工作展望

    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的发展思路和省商务厅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突出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保稳定,继续坚持“消费、投资、出口拉动”发展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内外贸易、市场保障、盐业管理等工作,推动全州商务事业取得新成绩,努力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目标:全年引进州外资金55亿元,其中外资到位2800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亿美元;组织承办或参与国内外重要投资贸易洽谈活动3次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2亿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150个;继续实施“放心肉”工程,城区和重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进场率分别达100%和95%;切实抓好“家电下乡”工作,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

    工作重点:

    ㈠夯实基础,内外联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效益

    一是突出抓好项目工作。一要切实强化项目意识。牢固树立经济靠项目支撑、工作靠项目推动的意识,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商务工作发展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政策机遇,打破常规抓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形成齐心协力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招商引资浓厚氛围。二要做好项目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启动内需的投资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突出开发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注重做好项目的深度包装工作,既保证数据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又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增强项目的吸引力。三要加大争资上项力度。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加大项目申报和争取力度,使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的笼子。四要强力推进项目实施。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重大产业项目考核、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理稽查等制度,加大项目协调、调度与督查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二是着力搞好对接合作。要广泛开展对接合作,借力发展,趁势发展,实现合作双赢。一要充分把握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想尽办法,抢占先机,努力争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突破,大力引进产业链型、基地型、龙头型等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和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互补的配套产业。二要多方争取,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功能建设,逐步形成支撑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的能力。着力加快湘西(广州)工业园区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三要开展与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合作,争取支持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和工业、农业、旅游等重点项目。打通资本市场,帮助有上市能力的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工作。四要围绕矿产品、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挖掘、整合、开发、策划一批优势项目,有针对性地与央企、省企、外企对点招商,争取在重大项目的招商中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组织承办好“招商”活动。总结经验,把握时机,延伸工作手臂,继续派出招商小组赴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点招商活动;着力抓好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园区招商工作,引进更多的客商到湘西投资;认真策划,精心准备,积极组织承办和参加省州举办的投资经贸洽谈活动,重点是组织承办好湖南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活动月暨湖南(香港、澳门)投资洽谈活动周,认真做好客商邀请工作,尽早“走出去”,上门拜访客户,推介项目,为“港洽周”储备签约项目,力争取得积极成效。

    ㈡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外贸运行质量

    一是壮大出口实力。扩大现有骨干企业进出口规模,促进外贸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切实加大国外矿源引进力度,提高锰、锌、铝等矿产品出口总量。大力挖掘白酒、茶叶、水果、水产等名优特农副产品出口潜力,重点建设好椪柑、斑点叉尾鮰、茶叶、蔬菜四大农产品出口基地,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规模,实现农产品出口的新突破。

    二是抓好外贸服务。进一步壮大外贸经营队伍,指导、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国家相关的支持、促进政策,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着力培育优势出口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强势产品研发能力,推动资源型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强外贸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积极为海关、商检等部门在我州设立分支机构创造条件,不断改善我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

    三是开拓出口市场。加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知名会展,扩大境内外重大展会的企业参与面。继续巩固港澳、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努力保持欧美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印度、中东、东欧、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促进外贸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四是努力扩大进口。要充分发挥锰业协会和生产加工企业的积极性,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力支持企业进口锰锌矿源,解决工矿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和矿源逐渐枯竭之间的矛盾,促进州内矿产品加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支持企业扩大对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进口,推动企业技术更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㈢强化基础,扎实推进,实现外经工作新突破

紧紧围绕基础工作、基地建设和外派劳务输出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扩大外派劳务规模。深入宣传造势,实施典型带动,积极与外派劳务企业搭建对接平台,进一步扩大外派劳务输出规模,走出一条“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新路子。二是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着重抓好劳务基地建设,有针对性的加强劳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努力打造“湘西劳务”品牌。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投资战略。鼓励、支持州内企业到国外投资以矿产品为主的开发,拓宽我州矿源进口渠道,提高我州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四是努力争取无偿援助。积极申报国际无偿援助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国际无偿援助项目向我州文、教、卫、环保等方面倾斜。

    ㈣加快建设,严格监管,推动内贸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社区商业,重点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业务,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商业服务网络。大力支持流通企业现代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市场整合、改造,建设一批乡镇农贸(集贸)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扩大消费。抓实“家电下乡”工程,指导、支持企业构建销售网络和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延伸销售服务网点,努力把“家电下乡”规模做大、做广、做好,真正起到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二是加快农贸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新建150个“万村千乡”农家店,尽量向配送能力较强的县市倾斜,向积极性高、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的乡镇倾斜,向空白、薄弱的乡村倾斜,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开展农村集贸市场整治活动,重点加大对209、319国道尤其是黄金旅游线路的马路市场整治力度。深入基层调研,开展协会合作,积极探索大宗农产品特别是椪柑销售体系建设的新机制、新渠道。积极向上争取,与相关部门和吉首市搞好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健全完善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物流信息等发布和交流平台。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运行监测,重点搞好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测,进一步完善粮油、肉类、食盐、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供应应急预案。继续实施“放心肉”工程,扶持生猪规模养殖企业扩规改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支持重点冷冻流通企业增加储备,切实保障市场供应。规范城区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提高机械化屠宰水平,城区和重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进场率分别达到100%和95%,杜绝私屠滥宰和病死、病害猪肉交易行为,确保群众肉食消费安全。加强特种行业监管,严格实行成品油供应月报周报制度,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拍卖行业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积极稳定地扩大典当等特种行业经营主体,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新的便捷途经。加大盐业法律法规宣传,强化盐业管理,理顺盐政管理体制,联合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盐业市场规范有序和食盐消费安全。

    ㈣提振信心,发挥优势,全面提高商务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认真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针对商务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有作为、群众信得过的商务队伍;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创建清廉、务实、高效的商务机关。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行政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政务服务的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的目标。积极运用商务信息网络,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推行网上审批,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服务;突出在市场拓展、行情咨询、信息发布、政策引导、解决贸易争端、协调政企关系、搭建招商和贸易平台等方面做好各项服务。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商业企业改革改制,为商务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全面完成吉首五交化站、吉首百货站、吉首纺织站、州商业储运公司四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加快州食品公司和蔬菜饮食服务公司改制进程。对州直外贸“三无企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妥善处置和化解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外贸、外经经营资格管理方式改革,发展壮大外经贸经营队伍。认真调研,探索建立和完善外贸促进机制、外资促进机制、国内贸易促进机制,重点在“走出去”促进机制和“品牌战略”促进机制下功夫,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支持商务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商务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